首页> 其他类型> 我不是袁术> 三百六十四 本初,动手!

三百六十四 本初,动手!
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一秒记住【新笔趣阁】 52xbq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     按照计划,当袁基站出来,在宴会上公开宣布自己绝不会认同袁逢的意见、绝不辞让嫡长子继承权力的时候,袁绍就会带着这数百名武装人员暴起发难,劫持在场所有袁氏族人和朝廷高官,逼迫他们交出权力。
    主要是兵...
    程立站在府邸的高处,俯瞰着整个雒阳城。夜幕降临,万家灯火点缀在城中,但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,却暗藏着汹涌的波涛。他的目光锐利如鹰,扫过每一处角落,心中早已将局势了然于胸。
    “袁基和龙玲虽被擒获,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尘埃落定。”程立低声自语,语气中带着几分警惕。他深知,袁家内部的纷争远未结束,而外部势力也必然会借机插手,试图从这场混乱中分得一杯羹。尤其是那些觊觎袁家权势已久的诸侯与豪强,他们绝不会轻易放过这样的机会。
    果然,次日清晨,一封来自冀州的密信悄然送至程立手中。信中字迹潦草,却透着一股急迫之感。“袁绍……”程立皱眉念出这个名字,随即冷笑一声,“果然来了。”
    袁绍是袁家旁支中的佼佼者,向来以野心勃勃著称。他曾多次对袁树表达不满,认为自己比袁树更适合继承袁家大业。如今袁基叛乱失败,袁树虽然表面上稳住了局势,但袁绍显然嗅到了其中的机会,想要趁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。
    信中内容大致如此:袁绍声称愿意派兵支援雒阳,协助袁树平定余党,同时要求获得部分权力作为回报。这分明是一把双刃剑??若接受,等于让袁绍染指朝政;若拒绝,则可能引发更大的冲突。
    程立沉思良久,最终决定暂且按兵不动。他知道,此时任何仓促的举动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。于是,他命人回信敷衍袁绍,表示会尽快商议此事,同时暗中加强防御,防止袁绍突然发难。
    与此同时,袁逢也在为另一件事情头疼不已。自从袁基被抓后,其麾下的残余势力便如同断线的风筝一般四处散落。这些人中有不少是袁家的死忠,他们不甘心就此认输,仍在暗中策划反扑。更糟糕的是,这些人的行动极为隐秘,几乎难以追踪。
    为了应对这一局面,袁逢召集了几位亲信将领,秘密召开了一场会议。“诸位,如今袁基已败,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。那些逃亡在外的叛徒,随时可能卷土重来。”袁逢的声音低沉有力,每一个字都像是敲打在众人心头的警钟。
    一名年轻将领站起身来,拱手道:“将军,末将愿率部出击,将这些叛贼一网打尽!”袁逢摇了摇头,说道:“此计太过冒险。如今城内局势尚未完全稳定,贸然出击只会给敌人可乘之机。我建议先派人潜入各地,摸清他们的底细,再做打算。”
    众人点头称是,纷纷表示赞同。随后,袁逢挑选了几名精明能干的探子,让他们伪装成商人或游侠,混入各州郡,专门搜集有关袁基残党的情报。
    然而,就在袁逢部署完毕的当天夜里,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雒阳短暂的宁静。
    深夜时分,皇宫方向忽然传来一阵骚动。程立正在书房批阅文书,听到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,连忙放下笔,走出门外查看究竟。只见一名侍卫神色慌张地跑来,气喘吁吁地禀报道:“大人,不好了!有人潜入皇宫,意图刺杀袁树!”
    程立闻言大惊,立刻拔剑而出,带领随行护卫直奔皇宫而去。一路上,他不断催促手下加快速度,同时在脑海中飞速分析情况。能够潜入皇宫的刺客,必定身怀绝技,而且极有可能得到了内部人员的帮助。想到这里,程立不禁暗骂自己疏忽大意,竟未能提前察觉到潜在的威胁。
    赶到皇宫时,战斗已经展开。数十名黑衣刺客正与守卫激烈交锋,场面一片混乱。程立迅速观察四周形势,发现刺客的目标正是袁树所在的寝宫。他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,与几名侍卫合力抵挡住一波攻击,然后大声命令道:“保护袁树!其余人随我围剿刺客!”
    经过一番苦战,刺客们终于被尽数击杀或生擒。程立顾不得擦拭满身的血迹,径直闯入寝宫,确认袁树安然无恙后才稍稍松了一口气。袁树坐在榻上,脸色苍白,但眼神依旧坚定。他看着程立,缓缓说道:“多谢你及时赶到。否则,今晚恐怕就是我的死期。”
    程立单膝跪地,恭敬地答道:“为主公效力,是我分内之事。不过,这次刺杀事件暴露了许多问题,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整个防御体系。”
    接下来的几天里,程立和袁逢联手展开了全面调查。他们发现,这些刺客并非来自袁基的残党,而是由一个神秘组织派出的。这个组织名为“影刃”,擅长暗杀和渗透,多年来一直活跃于中原各地,却从未被人彻底铲除。
    得知真相后,程立眉头紧锁,心中升起一股寒意。“影刃的存在,说明我们的敌人远比想象中更加复杂。”他对袁逢说道,“我们必须找到他们的老巢,彻底摧毁这个隐患。”
    袁逢点了点头,随即提出一个大胆的计划:“我们可以利用这次刺杀事件,假装我们对此毫无头绪,故意放出一些虚假信息,引诱‘影刃’主动现身。到时候,再以雷霆之势将其一举歼灭。”
    程立思索片刻,觉得此计可行,于是两人开始精心布局。他们故意放松对某些区域的防守,同时安排大量眼线密切监视可疑人物。不出所料,不久之后,“影刃”的成员果然再次出现了。
    这一次,程立和袁逢早已做好准备。他们调动数千精锐部队,悄无声息地包围了“影刃”的据点。随着一声令下,士兵们如潮水般涌进据点,将里面的刺客逐一擒拿。经过数小时的激战,这座隐藏多年的巢穴终于被彻底捣毁。
    解决了“影刃”之后,程立和袁逢并未因此懈怠。他们知道,这只是个开始。袁家内部的矛盾依然存在,而外部的威胁也日益加剧。尤其是在北方,曹操的势力正在迅速崛起,其雄才大略令人闻风丧胆。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,迟早会对袁家构成致命威胁。
    为此,程立建议袁树主动与曹操修好,通过联姻或其他方式化解双方的敌意。袁树起初有些犹豫,但在程立和袁逢的劝说下,最终同意尝试这一策略。于是,袁树派遣使者前往许都,向曹操表达了友好之意,并提议结为盟友。
    曹操收到消息后,表现得颇为谨慎。他深知袁家实力雄厚,若是成为盟友,自然可以借助其力量对抗其他诸侯;但若处理不当,则可能反受其害。因此,他暂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,而是派人前来雒阳进一步试探。
    程立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,立即着手准备迎接曹军使者。他特意挑选了一处风景优美的园林作为会面地点,并亲自陪同使者游览,借此展示袁家的财力与威望。此外,他还安排了一系列宴会和表演,用以款待使者,使其感受到袁家的诚意。
    使者返回许都后,将所见所闻详细汇报给曹操。曹操听后陷入深思,最终决定暂时接受袁家的橄榄枝,但同时保留戒备之心。他明白,这种合作更多是一种权宜之计,未来的发展仍需视双方的实际行动而定。
    随着时间推移,袁家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景象。然而,程立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。他清楚地认识到,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,没有任何胜利能够永恒。唯有居安思危,未雨绸缪,才能真正掌握命运的主动权。
    某日傍晚,程立独自登上城楼,眺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山脉。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,映衬出一道坚毅的轮廓。他轻轻叹了口气,喃喃道:“我不是袁术,也不想成为任何人。我只想守护这片土地,让它免受战火侵袭。哪怕这条路充满荆棘,我也绝不退缩。”
    程立站在府邸的高处,俯瞰着整个雒阳城。夜幕降临,万家灯火点缀在城中,但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,却暗藏着汹涌的波涛。他的目光锐利如鹰,扫过每一处角落,心中早已将局势了然于胸。
    “袁基和龙玲虽被擒获,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尘埃落定。”程立低声自语,语气中带着几分警惕。他深知,袁家内部的纷争远未结束,而外部势力也必然会借机插手,试图从这场混乱中分得一杯羹。尤其是那些觊觎袁家权势已久的诸侯与豪强,他们绝不会轻易放过这样的机会。
    果然,次日清晨,一封来自冀州的密信悄然送至程立手中。信中字迹潦草,却透着一股急迫之感。“袁绍……”程立皱眉念出这个名字,随即冷笑一声,“果然来了。”
    袁绍是袁家旁支中的佼佼者,向来以野心勃勃著称。他曾多次对袁树表达不满,认为自己比袁树更适合继承袁家大业。如今袁基叛乱失败,袁树虽然表面上稳住了局势,但袁绍显然嗅到了其中的机会,想要趁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。
    信中内容大致如此:袁绍声称愿意派兵支援雒阳,协助袁树平定余党,同时要求获得部分权力作为回报。这分明是一把双刃剑??若接受,等于让袁绍染指朝政;若拒绝,则可能引发更大的冲突。
    程立沉思良久,最终决定暂且按兵不动。他知道,此时任何仓促的举动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。于是,他命人回信敷衍袁绍,表示会尽快商议此事,同时暗中加强防御,防止袁绍突然发难。
    与此同时,袁逢也在为另一件事情头疼不已。自从袁基被抓后,其麾下的残余势力便如同断线的风筝一般四处散落。这些人中有不少是袁家的死忠,他们不甘心就此认输,仍在暗中策划反扑。更糟糕的是,这些人的行动极为隐秘,几乎难以追踪。
    为了应对这一局面,袁逢召集了几位亲信将领,秘密召开了一场会议。“诸位,如今袁基已败,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。那些逃亡在外的叛徒,随时可能卷土重来。”袁逢的声音低沉有力,每一个字都像是敲打在众人心头的警钟。
    一名年轻将领站起身来,拱手道:“将军,末将愿率部出击,将这些叛贼一网打尽!”袁逢摇了摇头,说道:“此计太过冒险。如今城内局势尚未完全稳定,贸然出击只会给敌人可乘之机。我建议先派人潜入各地,摸清他们的底细,再做打算。”
    众人点头称是,纷纷表示赞同。随后,袁逢挑选了几名精明能干的探子,让他们伪装成商人或游侠,混入各州郡,专门搜集有关袁基残党的情报。
    然而,就在袁逢部署完毕的当天夜里,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雒阳短暂的宁静。
    深夜时分,皇宫方向忽然传来一阵骚动。程立正在书房批阅文书,听到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,连忙放下笔,走出门外查看究竟。只见一名侍卫神色慌张地跑来,气喘吁吁地禀报道:“大人,不好了!有人潜入皇宫,意图刺杀袁树!”
    程立闻言大惊,立刻拔剑而出,带领随行护卫直奔皇宫而去。一路上,他不断催促手下加快速度,同时在脑海中飞速分析情况。能够潜入皇宫的刺客,必定身怀绝技,而且极有可能得到了内部人员的帮助。想到这里,程立不禁暗骂自己疏忽大意,竟未能提前察觉到潜在的威胁。
    赶到皇宫时,战斗已经展开。数十名黑衣刺客正与守卫激烈交锋,场面一片混乱。程立迅速观察四周形势,发现刺客的目标正是袁树所在的寝宫。他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,与几名侍卫合力抵挡住一波攻击,然后大声命令道:“保护袁树!其余人随我围剿刺客!”
    经过一番苦战,刺客们终于被尽数击杀或生擒。程立顾不得擦拭满身的血迹,径直闯入寝宫,确认袁树安然无恙后才稍稍松了一口气。袁树坐在榻上,脸色苍白,但眼神依旧坚定。他看着程立,缓缓说道:“多谢你及时赶到。否则,今晚恐怕就是我的死期。”
    程立单膝跪地,恭敬地答道:“为主公效力,是我分内之事。不过,这次刺杀事件暴露了许多问题,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整个防御体系。”
    接下来的几天里,程立和袁逢联手展开了全面调查。他们发现,这些刺客并非来自袁基的残党,而是由一个神秘组织派出的。这个组织名为“影刃”,擅长暗杀和渗透,多年来一直活跃于中原各地,却从未被人彻底铲除。
    得知真相后,程立眉头紧锁,心中升起一股寒意。“影刃的存在,说明我们的敌人远比想象中更加复杂。”他对袁逢说道,“我们必须找到他们的老巢,彻底摧毁这个隐患。”
    袁逢点了点头,随即提出一个大胆的计划:“我们可以利用这次刺杀事件,假装我们对此毫无头绪,故意放出一些虚假信息,引诱‘影刃’主动现身。到时候,再以雷霆之势将其一举歼灭。”
    程立思索片刻,觉得此计可行,于是两人开始精心布局。他们故意放松对某些区域的防守,同时安排大量眼线密切监视可疑人物。不出所料,不久之后,“影刃”的成员果然再次出现了。
    这一次,程立和袁逢早已做好准备。他们调动数千精锐部队,悄无声息地包围了“影刃”的据点。随着一声令下,士兵们如潮水般涌进据点,将里面的刺客逐一擒拿。经过数小时的激战,这座隐藏多年的巢穴终于被彻底捣毁。
    解决了“影刃”之后,程立和袁逢并未因此懈怠。他们知道,这只是个开始。袁家内部的矛盾依然存在,而外部的威胁也日益加剧。尤其是在北方,曹操的势力正在迅速崛起,其雄才大略令人闻风丧胆。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,迟早会对袁家构成致命威胁。
    为此,程立建议袁树主动与曹操修好,通过联姻或其他方式化解双方的敌意。袁树起初有些犹豫,但在程立和袁逢的劝说下,最终同意尝试这一策略。于是,袁树派遣使者前往许都,向曹操表达了友好之意,并提议结为盟友。
    曹操收到消息后,表现得颇为谨慎。他深知袁家实力雄厚,若是成为盟友,自然可以借助其力量对抗其他诸侯;但若处理不当,则可能反受其害。因此,他暂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,而是派人前来雒阳进一步试探。
    程立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,立即着手准备迎接曹军使者。他特意挑选了一处风景优美的园林作为会面地点,并亲自陪同使者游览,借此展示袁家的财力与威望。此外,他还安排了一系列宴会和表演,用以款待使者,使其感受到袁家的诚意。
    使者返回许都后,将所见所闻详细汇报给曹操。曹操听后陷入深思,最终决定暂时接受袁家的橄榄枝,但同时保留戒备之心。他明白,这种合作更多是一种权宜之计,未来的发展仍需视双方的实际行动而定。
    随着时间推移,袁家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景象。然而,程立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。他清楚地认识到,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,没有任何胜利能够永恒。唯有居安思危,未雨绸缪,才能真正掌握命运的主动权。
    某日傍晚,程立独自登上城楼,眺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山脉。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,映衬出一道坚毅的轮廓。他轻轻叹了口气,喃喃道:“我不是袁术,也不想成为任何人。我只想守护这片土地,让它免受战火侵袭。哪怕这条路充满荆棘,我也绝不退缩。”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猜你喜欢: 一朝觉醒,我是龙王叶辰 这个杀手是赘婿 六年后,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 到底谁教你这么当新兵的? 隐居三年,出狱即无敌 战神归来,百万将士跪迎天渊王 乡野小医神 大内御猫,从虎形十式开始! 都重生了还不能是个富二代啊 我走后,渣男一夜白头 狱出天龙 官道神医 重生60年代,开局就上山下乡 魔狱神帝 造化天帝 提款机不当了,校花儿全家急疯了 人皇至尊 第一红人 大唐:开局悔婚,我成诗仙你哭啥
验证码: 提交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