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其他类型> 退位让贤> 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争的本质,吕妃之死!

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争的本质,吕妃之死!
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一秒记住【新笔趣阁】 52xbq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     时代变了!
    简单的一句话,却让在场中所有人的心中都掀起了巨大的风暴。
    朱棣、蓝玉以及其他的一众武将勋贵,他们中不少人是当下大明最优秀的将领之一。
    然而,受制时代的限制,此刻的他们,并不能理解燧发枪的出现意味着什么。
    这是人类从冷兵器时代跨入热兵器时代最重要的标志性武器之一。
    甚至可以说是热兵器与冷兵器的分水岭。
    当然,仅仅制造出来一两支枪是不够的,还需要大批量的生产。
    在历史上,这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。
    经历了数百年的漫长岁月。
    而朱允熥的出现,将这一历史进程压缩到极短的时间内。
    历史的变革,仿佛就在一瞬间完成。
    众人被深深的震撼,以及茫然……
    为何吴王殿下手中的家伙,看起来明明和火铳一样,也冒着火星,可却不是用火将其点燃的呢?
    他们对此非常好奇。
    朱允熥也没有卖什么关子,干脆利索的和武将勋贵们讲起来燧发枪的原理,以及相关各项性能数据。
    射程、射速,使用的简易程度等等。
    最后,还让他们一个个轮流亲自上手,开枪试射。
    事实上,燧发枪的杀伤力,较之这个时代的弓箭,并没有太大的提升。
    甚至,对于那些力气特别大,能拉特别硬的弓的人来说,弓箭的威力还要更大一些。
    但是,燧发枪的射速比弓箭要快得多。
    日常使用的差距也许不大,可当需要长时间连续射击的时候,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    人一旦过度用力,肌肉就很容易疲劳,射出一定数量的箭羽之后,拉弦的手指和手臂都承受不了,必须要时间休息,等待其慢慢恢复。
    在高强度的战争,这一点区别,就已经十分致命了。
    其次是,一名优秀的弓箭手,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培养。
    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胜任的。
    但举枪瞄准,就太简单了。
    朱允熥稍微讲解一下如何瞄准,要如何做到三点一线等等,武将勋贵们端起枪来打靶,很多人就能打中标靶了。
    相当于是训练了很久的神箭手。
    对早期枪械来说,这正是其最大的优势。
    哪怕是老人,孩子,妇女,只要给他们一把枪,告诉他们如何瞄,如何开,他们就能正常使用。
    但给他们一把弓箭,他们却只能徒叹奈何。
    披甲胄,用弓箭、用大刀长矛对砍,对士兵身体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。
    身体强壮的士兵往往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    而老弱残兵只会拖累军阵。
    可一旦使用枪支,整个战争的逻辑就变了。
    在枪面前,众生平等。
    不管你是能举起三百斤石块的壮汉,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书生。
    杀你都只需要使用一颗子弹!
    在双方对阵的时候,弱书生举枪和壮汉举枪,彼此之间也没有任何区别。
    某种意义上说,只要将枪发下去,告诉士兵们怎么使用,就能立即将一支老弱残兵,变成能与精锐对阵的强军。
    只要这支老弱残兵有足够的勇气和士气。
    除此之外,作为统兵打仗的将领,他们还发现了枪支的另一个优点。
    那便是士兵可以排成更密集的阵型。
    拉弓射箭,士兵与士兵之间的距离,必须要拉开。
    否则,就会彼此妨碍对方。
    枪支则没有这个问题,士兵能站得非常密集。
    这也意味着在同等单位面积内,能射出的弹丸会比箭雨更密集。
    对方想要冲过来,也会更困难。
    没错!
    这也正是为什么历史上早期枪支普及后,欧洲各国普遍使用士兵们密集站列的“排队枪毙”战术的原因。
    谁都不是傻子。
    这种表面上看起来很傻的战术,恰恰如是在一次次的战争中,用血的教训,慢慢总结出来的经验
    哪一方的阵型更密集,更能集中火力,就会在战争中占据更大的优势。
    于是,密集战立的“排队枪毙”战术,就应运而生了。
    一直到机关枪的出现,这一战术才被彻底淘汰。
    “老师,此枪造价几何,能制造多少支?”
    有人急忙询问道。
    众人的目光顿时一齐望了过来。
    这也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
    好东西是好东西,可最重要的是,能不能大量装备呢?
    历史上,在西方进入热兵器时代后,同期中国制造的枪并不差。
    康熙和乾隆手中,都有非常优良的枪械。
    他们也很清楚这些东西的威力。
    然而,却仅仅只将其收藏在皇宫中,作为皇帝、皇子们平时玩乐,或打猎时偶尔使用的玩具。
    虽然也装备了少数军队,但却是粗制滥造的鸟铳,性能极差,火药的性能则更差,很多时候甚至只能束之高阁,干脆不用。
    究其原因,最重要的一点是,皇帝觉得枪械的制造成本,使用成本都太高了。
    火药造价也不菲。
    相比之上,用士兵们拿着大刀长矛冲锋,用弓箭,用血肉之躯去拼杀,成本则低得多。
    牛马的命又不值钱!
    士兵死了就死了,再召一批就是了。
    战死沙场本就是将士的归宿,是他们的使命。
    怎么能为了少死几个人,就让士兵们使用昂贵的枪械和火药呢?
    朝廷可负担不起!
    故而,枪械一直没有在军队中普及。
    越是性能好的枪械,造价也越贵,军队就越不会用。
    便宜的鸟铳,劣制的火药,士兵们使用后觉得效果不好,也渐渐不太喜欢用了。
    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。
    皇帝不愿意将制作精良的枪械大规模推广。
    士兵们用过烂枪之后,觉得枪还不如弓箭好用。
    军队装备的发展,自此在冷兵器中停滞。
    听到他的话,朱允熥笑道:“你们放心,此枪的成本很低。”
    “本王已经命令大明制造局,第一批先造一万支枪。”
    “很快就能给军队装备。”
    “此枪的性能,还能继续改进,将来会造出射程更远,威力更大,子弹准确度更高的。”
    “到时候,整个大明的所有军队,都将装备枪支。”
    康熙、乾隆等人,将枪看作是帝王的玩具,看作精美好看的手工业品,造价自然高得离谱。
    而他要造的枪,可是用流水线大规模生产出来的工业品。
    两者的制造成本,完全是天壤之别。
    呼!
    呼!
    呼!
    听到朱允熥的话,一众将领的呼吸,都变得粗重起来。
    经验丰富的将军,已经敏锐的察觉到,一旦此物大规模普及,则大明军队的战术战法,排兵布阵,都将变得截然不同。
    一个新的时代,真的要来了!
    “殿下……老师,既然第一批便有一万支枪,能否先拔一批,给我的亲军?”
    蓝玉迫不及待的提出了要求。
    刹时间,像点燃了火药库一般,众武将勋贵都纷纷喊了起来。
    “老师,我的亲兵也要!”
    “老师,我要!”
    “老师,我也要!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“吵什么?”朱允熥目光从他们身上扫视而过,声音才停了下去。
    “什么你要我要?你们当朝廷的军队,都是你们的私人武装吗?”
    “枪支该怎么装备,我自有安排。”
    “谁想要都没用。”
    “今日拿此物过来,是让你们熟悉一下。”
    “还有便是给你们讲解如何利用枪支进行排兵布阵,统兵作战!”
    “免得日后大规模装备的时候,你们还茫然不知所措。”
    即使是最简单的排队枪毙战术,也是流了数不清的血,才总结出来的经验。
    教给他们,便能让大明的军队,少走几十年的弯路。
    除此之外,还有教他们理解战争的本质,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战争。
    别看这里面很多人都是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将。
    但实际上,这群大老粗们,对战争的理解还非常肤浅。
    他们最擅长的事情,是如何冲锋陷阵,如何鼓舞士兵的勇气,如何组织自身的士兵,如何通过观察军阵发现敌人的强处与弱点等等。
    这些当然有用,也是非常牛逼的技能。
    可也有很明显的短板。
    对战争的理解不够,特别喜欢逞个人之勇。
    朱允熥清了清嗓子,朗朗开口:“战争是政治的延续,战争为政治服务。”
    “战争是完成政治目的的手段。”
    “战争不是以打败或消灭敌人为最终目的,而是以实现政治目标为最终目的!”
    “政治利益是战争所追求的目标,所以,战争行为的决策标准并不是歼灭或打败敌人,而是权衡利益。”
    “唯有实现了政治目标的战争,才能叫取得了真正的胜利。”
    “否则,即使是每战必胜,但若最终结果与政治目标南辕北辙,那胜也是败!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“用兵最忌讳的事情,是逞个人之勇。”
    “我们要做的,绝不是以少胜多,来表现自己的英勇善战,而是尽可能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,去消灭敌人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“使用枪支作战,最常用的排兵布阵之法如下……”
    朱允熥侃侃而谈,从战争的本质,再到具体的战术战法。
    竟让台下一众将领皆听得如痴如醉。
    原本以为吴王不过是十几岁的小孩子罢了,纵有几分才华,又哪里懂如何带兵打仗呢?
    却没想到,朱允熥先是拿出了让他们震撼不已的“神器”,接着讲起战争,竟让他们有一种兵圣重临世间的感觉。
    且不管吴王是不是真的会带兵打仗,至少他这“纸上谈兵”的本事,令在场一众战阵经验丰富的将领,都为之汗颜。
    一群大老粗,哪里懂得这么多的理论?
    但听朱允熥讲起来,再结合自己过往统兵作战的经验去细想,便觉得吴王所言,极有道理,直指本质。
    再也不敢对朱允熥有半分小觑之心。
    只觉吴王所学,浩瀚如海,令人油然崇拜。
    一天的课程很快讲完。
    当天晚上,朱允熥留在大明军事学院。
    与一众武将勋贵们共进晚餐。
    第二日一早,他正准备去上课,有宫中的太监急匆匆前来传讯。
    “吕妃娘娘因病于昨夜崩薨!”
    朱允熥怔了怔。
    虽然早已听过姚广孝的汇报,但他对于老朱会如何处置吕妃,仍有些不太确定。
    唯有老和尚对此信心十足,断定老朱必杀吕妃。
    此际听到消息,一切果然没有出乎妖僧的预料。
    短暂的愣神之后,朱允熥“哇”地一声,哭了起来。
    ……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猜你喜欢: 宦海官途 造化天帝 提款机不当了,校花儿全家急疯了 人皇至尊 四合院:从摆地摊开始 第一红人 暴富很难?我家超市通万界 玄幻:血脉觉醒后,他一剑掌天下 抗战:我谋士入局,觉醒小地图! 上城之下 黑暗之声 掐指一算:不可,那是你姐! 吞噬天尊 诸天:从综武世界开始 万古第一废材 仕途狂飙:赤脚医生逆袭之路 带娃男娘:还被错认房东太太咋办 梦幻西游:上神白锦瑟 军婚易撩,搬空家产带着灵泉随军
验证码: 提交关闭